
导语:萤石作为不 可 再 生的资源型矿产品,近年来国内对萤石行业的管控及整改力度加大,导致国内萤石产量下滑,国内供需缺口扩大。而萤石进口在相关政策以及利好因素的支撑下,逐渐增加,弥补了国内供需缺口,对国内萤石供应影响越发明显。
2024年3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关于开展萤石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为切实解决萤石矿山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萤石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相关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萤石供应收紧越发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年内萤石进口市场有政策行的利好支撑,2024年1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按重量计氟化钙含量≤97%、砷含量≤0.0005%的萤石(税则号25292100)及按重量计氟化钙含量>97%、砷含量≤0.0005%的萤石(税则号25292200)2024年进口暂定税率为0%。进口关税的减免带动贸易商进口积极性提升,年内萤石进口量的增加一定程度弥补产量的减少,缓解国内供不应求的情况。
国内供应偏紧,进口货源弥补供应缺口
从国内供应情况来看,年内矿石供应整体偏紧,一季度部分选厂还能依靠库存矿石维持生产,但随着库存矿石的逐步消耗,选厂原矿供应减少,行业开工率难以提升,国内供需缺口扩大。在国内原矿紧缺的情况下,来自蒙古、赞比亚、泰国等贸易伙伴的萤石进口量增加,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内供应缺口。以华北地区为例,部分自带矿山的选厂由于相关证件不齐,矿山无法开采,年内主要依靠外购原矿,企业也选择进口矿石作为补充,国内生产量尚能满足下游 行业的使用需求。年内选厂产能利用率逐渐下滑,从样本企业开工情况来看,2024年行业开工普遍较2023年偏低,往年三季度前后是行业开工最 高的时间段,而2024年三季度前后市场开工普遍较2023年同期低4-5个百分点。到三季度末市场开工才陆续恢复至2023年水平,主要因为部分地区安全检查治理工作已经结束,又加上进口矿石增加,对四季度价格存在看涨预期的支撑下,选厂开工积极性较高。
进口增加,弥补了国内供应缺口。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10月萤石进口总量137.73千吨,环比增加20.30%,,同比增加3.03%。2024年1-10月累计进口1044.63千吨,同比增加36.62%。10月萤石出口13.68千吨,环比减少51.33%,同比减少38.51%,2024年1-10月累计出口207.27千吨,同比减少33.48%。年内国内萤石呈现净进口状态,且进口量持续增加。
进口贸易伙伴主要是蒙古,进口接收地为内蒙古自治区
从进口贸易伙伴来看,2024年1-10月,萤石进口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蒙古,来自蒙古的萤石为927.05千吨,同比增加12.53%,占总进口量的88.74%,进口均价141.64美元/吨,蒙古有大量萤石储量,但下游较少,需求薄弱。近年来国内部分萤石从业者逐渐开发蒙古市场,在资源充裕及交通较为便捷的支撑下,来自蒙古的萤石持续增加,但多以低品位萤石为主,因此进口均价较其他贸易伙伴低。其次来自赞比亚的萤石进口量36.19千吨,同比增加290.55%,占总进口量的3.46%。其次泰国、尼日利亚、南非等贸易伙伴也都有萤石业务往来。
从货物接收地来看,内蒙古自治区进口萤石668.26千吨,同比增长39.42%,占总进口量的63.97%。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接壤,主要通过二连浩特口岸、满都拉口岸进口,交通方便,同时年内华北地区萤石供应紧张,而华北地区选厂分布较多,在需求的带动下,也带动进口从业者的积极性,所以内蒙古自治区是进口货物接收最多的区域。其次山东省进口97.41千吨,同比减少20.20%,占总进口量的9.33%,山东地区有众多萤石下游分布,氟化工及冶炼企业均有分布,而山东地区萤石资源少,下游企业主要依靠贸易商供应萤石。其次上海市、湖南省、天津市也都有萤石进口。
嘉远与内蒙古伙伴之间建立了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双方以诚信为本,遵守合同约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双方还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共同发展和繁荣。
国内供应持续偏紧,进口或能持续增加
从国内产量来看,萤石作为不 可 再 生的资源型矿产品,近年来国内对萤石行业的管控及整改力度加大,导致萤石产量下滑。此外随着前期的开采,部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继续开采难度增加,进一步减少了萤石的开采量,在行业相关政策和开发现状的影响下,预计未来萤石国内产量将持续减少。而进口方面,预计将持续呈现增加的趋势,一方面国内政策的支撑,带动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国内供需缺口及萤石市场表现偏强的刺激下,部分跨行业的从业者也陆续涉及萤石市场,从业者陆续开发国外市场,比如蒙古、巴基斯坦、南非、赞比亚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萤石产业,预计未来国内萤石进口量将持续增加。综合国内产量及进口情况来看,未来国内总供应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进口货源的增加会弥补部分产量下滑的缺口,但供需或仍处在紧平衡的状态。
“中子捕手”硼-10酸突破核防护瓶颈,含硼聚乙烯护盾实现国产化
一块看似普通的白色塑料板,却能让致命的中子辐射衰减40%以上,成为守护核电站工人的隐形铠甲。“普通聚乙烯只能使中子减速,但加入硼-10酸后,材料获得了‘捕获’中子的超能力。最新测试数据显示,含10%硼-10酸的聚乙烯板材,对中子辐射的屏蔽效率比普通聚乙烯高出40%,在辐射剂量增加三倍时性能仅下降5%,远优于传统材料的15%衰减率。01 技术原理,硼-10的“双保险”防护机制含硼聚乙烯的核心优势源于硼-10同位素独特的核性质。当高速中子穿过聚乙烯时,氢原子核使其减速;而慢化后的中子遇到硼-10原子核,立即被俘获并发生核反应:¹⁰B + n → ⁷Li + ⁴He + 2.31MeV反应产生的锂和氦粒子射程极短,能量就地沉积在材料中。这种“慢化-俘获”双机制使防护效率呈几何级提升。近期突破在于解决了硼酸分散工艺——东北大学团队采用熔盐法将硼-10酸与菱镁矿合成Mg₂B₂O₅晶须,使硼元素以单晶形态均匀嵌入聚乙烯基体,含硼量达12%时仍保持良好韧性。 02 性能革命,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跨越在山东某核电站的换料检修现场,工程师展示了新型防护装备:“过去戴铅手套作业半小时手就发麻,现在含硼聚乙烯手套轻了60%,连续工作两小时也不疲劳。”实测证明,这种手套的防护效能与铅制品相当,重量却减轻一半。2025年7月,该核电站已全面更换含硼聚乙烯防护系统。更关键的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温度耐受:在-20℃至80℃循环测试中,硬度变化小于5%抗疲劳性:弯折100次无裂纹,适合可移动防护屏高温稳定:某放疗设备外壳在60℃环境使用两年未变形医疗领域同样受益。江苏一家医疗器械厂采用该材料制造伽马刀防护罩,比传统铅罩减重45%,使设备运输成本降低30%。 03 产业爆发,百亿级市场的国产替代需求激增推动硼-10酸产业链快速发展。2025年7月以来,多个重大项目密集启动。另外,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中科院团队开发的硼掺杂碳纳米管,利用硼的缺电子特性增强催化剂吸附能力,使钠硼氢甲醇解制氢速率达22,453 mL·g⁻¹·min⁻¹,创非金属催化剂纪录。04 未来挑战,深紫外与核废料处理的新战场前沿探索已在光学领域展开。南京理工大学合成出硼酸羟基化合物(NH₄)₂B₁₀O₁₄(OH)₄·H₂O,其深紫外截止边<200nm,双折射率0.054@546nm,有望用于DUV光刻机光学系统。更大的想象空间在核废料处理。传统水泥固化体需1米厚度屏蔽中子辐射,而含硼聚乙烯只需15厘米。“我们正在开发硼-10酸/碳化硅陶瓷复合体,耐辐照性能提升三倍。”原子能院项目组表示,相关成果已列入核电十四五规划。在江西某县的油菜田边,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正将硼肥撒向土壤。这种含硼-10酸的缓释肥料,能使油菜籽增产20%。“硼元素从核电站走到田间地头,这是技术普惠的缩影。”技术员感叹道。而在北京实验室,某团队正攻关硼浓度梯度材料——表层富硼层高效吸收中子,内层高韧性聚乙烯抵御冲击。 中国核学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核防护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其中含硼聚合物复合材占比超35%。随着第四代核电站建设加速,这个“隐形护盾”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
查看更多
2025-08-01
常州嘉远参加三展联动!上海同台奏响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最强音
国家会展中心内,储能电芯与AI机械臂同台争辉,半导体光刻机与纳米薄膜共舞,一场横跨绿色能源、智能芯片与尖端材料的科技交响曲在此奏响。2025年7月2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三场国际级产业盛会——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中国国际半导体技术展览会及中国国际电池薄膜产业展览会。三展首次同馆举办,吸引全球超1500家企业参展,首日专业观众突破4万人次,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制造技术集群展会之一。 01 电池薄膜展:新材料撬动能源革命在电池薄膜展区,氧化硅拉伸薄膜以“薄如蝉翼、坚若磐石”的特性引发围观。这种厚度不足头发直径1%的材料,可承受2200℃高温穿刺实验,将电池安全性能提升200%以上。柔性电池基材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聚酰亚胺薄膜支持10万次弯折,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永不折断”的能源骨骼;复合陶瓷-石墨烯隔膜实现百米级连续涂布生产,推动全固态电池成本降低30%;02 半导体展:国产化进程加速半导体展馆内,国产替代成为主旋律。推出的车规级SiC功率模块引发轰动,该模块使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提升3倍,系统损耗降低50%,已获百万级订单。03 储能技术:智能生态成型虽国际储能大展定于8月举行,但本次展会中的储能创新已锋芒毕露。AI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动态演示了能量调度魔法:某企业展示的工商业储能方案,已为制造企业实现年省电费3000万元。固态电池赛道同样火热:水系锌-铁液流电池以20000次循环寿命,成为分布式储能新宠;“超临界流体萃取+真空纳米冶炼”技术使锂回收率达99.9999%,处理成本下降90%。04 思想碰撞:论坛勾勒产业融合新图景展会同期举办的50余场高峰论坛成为思想策源地。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技术协同”主论坛上,三大产业专家达成共识:“半导体芯片赋能储能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新型薄膜材料决定电池能量密度,而AI算法优化全链条能效——三大技术的交叉点将诞生下一代能源解决方案。”国家会展中心外,出租车候客长队中夹杂着英语、日语、德语的讨论声。工程师们交换的名片上,芯片设计、储能运维、材料研发的职衔交错——三条曾经平行的技术赛道,正在上海熔铸成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合金钢脊。当半导体晶圆遇见储能电芯,当机器人手指轻触纳米薄膜,一场由硬科技驱动的产业融合革命,已然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
2025-07-30
就问你“氟不氟” ------- 氟的科普小知识!
就问你“氟不氟”氟的科普小知识!氟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 F,原子序数为 9。它是一种淡黄色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氟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以氟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土壤、水和空气中。 氟的作用:1. 增强牙齿的抗酸性:氟可以与牙齿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一层坚硬的氟磷灰石保护层,从而增强牙齿的抗酸性,预防龋齿的发生。2. 促进骨骼健康:氟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增强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3. 预防水氟病:在一些地区,水中的氟含量过高,会导致水氟病的发生。氟可以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物,从而降低水中的氟含量,预防水氟病的发生。如何正确使用氟:1. 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含氟牙膏时,要注意正确的刷牙方法,将牙膏挤在牙刷上,轻轻刷牙,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2. 饮用适量的水:在一些地区,水中的氟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饮用适量的水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同时也可以避免摄入过量的氟。3. 合理饮食:一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氟,如海鲜、茶叶、牛奶等。合理饮食可以摄入适量的氟,同时也可以避免摄入过量的氟。本篇内容仅供科普,图片内容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查看更多
2025-07-25
丙酸:低调“多面手”赋能现代产业安全与发展
丙酸:低调“多面手”赋能现代产业安全与发展在众多化学原料中,丙酸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它却如同一位默默守护者,凭借其独特的抑菌能力与化学活性,广泛渗透于多个关键产业领域,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效率提升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守护农牧业基石:饲料防腐的卫士面对全球饲料存储与运输中的霉变挑战,丙酸及其盐类(如丙酸钙、丙酸铵)凭借其高效、低毒、广谱的防霉抑菌特性,已成为饲料行业防腐保鲜的首选方案之一。它能有效抑制霉菌及特定细菌滋生,显著延长饲料保质期,保障动物营养摄入安全,广泛应用于配合饲料、青贮饲料等产品中,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保障餐桌安全:食品防腐的可靠伙伴在食品工业中,丙酸钙、丙酸钠等安全添加剂在法规许可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有效抑制引发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霉变的微生物,延长货架期,保持食品新鲜口感。同时,在部分奶酪及乳制品加工中,丙酸盐也用于控制不良微生物生长,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稳定,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驱动精工制造:医药化工的关键“基石”丙酸的重要性在精细化工与制药领域尤为突出。它是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不可或缺的中间体。例如,丙酸是生产主流除草剂的重要起始原料,服务于现代农业;同时也是合成布洛芬等常见解热镇痛药的关键前体之一,影响着人类健康福祉。其衍生物在溶剂、香料、涂料等领域亦有重要应用。赋能工业创新:塑料助剂的隐形推手在塑料工业中,丙酸衍生物(如某些丙酸酯类)可作为高效的增塑剂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等材料的生产加工中,改善塑料制品的柔韧性、加工性能及低温耐受性。这类助剂对提升特定塑料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丙酸盐在医药领域也扮演特定角色,如局部外用药物可用于辅助治疗轻微皮肤感染。丙酸以其多样化的形态和功能,在保障安全、提升效率、促进创新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随着各行业对安全、环保、高效需求的持续增长,这位低调而高效的“多面手”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为现代产业注入活力。
查看更多
2025-07-22